探析:家装石材将成为石材行业主攻市场
“石材业既古老又新兴”,中国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表示。石材是记录世界各地所有人类历史文明的载体,包括建筑、雕刻、岩画、园林等,传承了千年的文化与艺术。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,随着我国引进国外先进加工技术装备,石材作为一种脆性材料的加工技术得以突破和提高,从过去的结构材料升级转换为现在的装饰材料,石材业迅速成为我国又一新兴朝阳产业。
六千亿经济规模国际贸易活跃
邹传胜介绍,我国目前规模以上(年收入两千万以上)的石材企业不到三千家,去年的销售总收入为三千个亿。另外,还有相当一部分规模以下的企业销售总收入约也有三千亿。也就是说,我国整个石材行业的经济规模大约在六千亿。
相比其他建材类产品,我国石材业的进出口贸易极为活跃。“去年,我国石材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80亿美金,出口约占三分之二,进口占三分之一。”邹传胜表示。不同于陶瓷,石材的颜色、花纹、图案等天然的装饰元素决定了其产品具地域性与独特性。“中国有的石材国外没有,国外有的石材中国没有,这就需要交换。在建材类产品当中,石材的国际进出口贸易是最活跃的。”国际贸易的活跃直接促使我国沿海地区包括福建、广东、山东的石材业迅速发展。
“多年来,石材销售额一直都是以百分之二三十的速度在增长。”据邹传胜介绍,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曾一度对我国石材市场造成影响,但得益于四万亿的刺激政策,石材仍保持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高速增长。然而,从去年开始,受困于整个国际金融危机形势及刺激政策的逐渐退出,石材业增速放缓,但仍保持在15%以上。
调结构转方式国内市场叫好
“虽然石材业增长有所放缓,但增速保持在高于GDP的一倍以上。”邹传胜表示,今年上半年,我国大理石半年产量增长22.5%,较去年的31.09%减少了近10个百分点,花岗石的产量增幅为10.05%,去年为36.99%。另外,今年上半年石材销售收入增加23%,去年为27.31%,实现利润增幅为29%,去年为28.59%。
邹传胜认为,近两年我国石材产业市场情况主要呈现四个特征:第一,国内市场好于国外市场。4月份、5月份的石材出口量一度出现负增长,直至6月份开始转正。第二、大企业好于小企业。第三、能够直接做终端工程的企业好于专做石材批发的企业。第四、有资源的企业好于没资源的企业。
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及市场形势下,我国石材企业纷纷转向国内市场。“行业发展现在有两个方向,一个是调结构,一个是转方式。”邹传胜表示,我国石材业进军家装市场发展前景巨大。其中,“调结构”在于调整社会的消费结构及产品的市场结构,在依托“铁公机”(铁路、公路、机场)及其他商务楼宇建设的工装市场时,努力开拓家装市场,做到家装与工装并重。“转方式”主要针对产业升级,将围绕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两个方向努力。据邹传胜介绍,我国石材生产仍相对比较粗放,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水、粉尘和固体废弃物,需要加强清洁生产管理。为实现产业升级,石材协会正努力制定行业清洁生产国家标准及矿山开采技术规范。
建立家装品牌引导消费理念
对于家装市场而言,石材无疑是装饰材料的升级换代产品。过去的建筑内外装修多为瓷砖,而现在的市政工程、高档写字楼、酒店等都是花岗石干挂外墙,大理石内置室内。然而,石材进军家装市场,其产品定位、结构、营销方式及服务管理都要适应家装市场需求。
邹传胜介绍,瓷砖每年全国总销量约为100亿平方米,而石材充其量不超过10亿平方米,甚至瓷砖前两年的增量是石材的总量。然而,两者的经济总量却相差不大。“总体来说,石头比瓷砖贵,但有一些瓷砖比石头贵。为什么?因为瓷砖已经在做产品品牌,石材还停留在做材料。今后,我们也要朝着‘产品品牌’去做。”